炒股杠杆口诀 助力信用经济发展壮大 公共信用信息授权运营管理办法将出炉
“我们将制定公共信用信息授权运营管理办法炒股杠杆口诀,依法依规向信用服务机构开放信用信息,有效培育信用市场,发展壮大信用经济。”4月2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。
信用信息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基础。据李春临介绍,目前,我国已经建立了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,在国家层面实现了包括企业登记注册、纳税、社保、住房公积金等在内的74项关键涉企信用信息的机制化归集共享,支持接入平台网络的金融机构经授权查询使用有关信息。
对于一直制约民营中小微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,李春临表示,截至2025年2月末,银行机构通过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累计发放贷款37.3万亿元。其中,信用贷款9.4万亿元,有力满足了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。
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任咏梅补充表示,为进一步缓解中小微企业因缺乏抵押担保导致的融资难、融资贵问题,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依法建设了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,面向社会提供七大类、多种动产和权利担保的统一登记和查询服务,进一步提高了担保交易的效率和透明度,提升了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可得性和便利度。截至2024年末,登记系统已累计办理各类登记4400万笔,提供查询服务2.6亿次。
此外,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不断拓展基础征信服务,创新搭建了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,该平台已于2024年10月正式上线运行,资金流信息平台通过为中小微企业建立资金流信用档案,帮助金融机构为缺乏信贷记录的中小微企业提供首次贷和信用贷。截至2024年末,资金流信息平台已为5600万户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建立了信用档案,覆盖资金流账户8800万个。
任咏梅表示,下一步,人民银行将继续践行“征信为民”理念,持续推动公共征信系统扩容提质增效,进一步夯实征信服务主渠道作用:一是建强系统,不断拓展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覆盖范围,依法推动证券、保险领域的金融信用信息归集共享,创新研发多元化征信产品,满足更多场景的征信服务需求。二是做优服务,加强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渠道建设,进一步完善征信中心自助查询机、APP和商业银行网银等“线上+线下”一体化征信服务网络,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征信服务。三是保障安全,强化数据库安全保障能力建设,建立完善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治理机制,利用前沿技术提升数据安全防护水平,打造安全、稳定、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。
健全社会信用体系,对于提高小微企业的融资可得性具有重要作用。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普惠金融司司长蒋平介绍,截至2025年2月末,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3.9万亿元,同比增速12.6%,较各项贷款增速高5.7个百分点。其中,信用贷款余额9.4万亿元,同比增速25.8%,信用贷占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比重达到了27.6%,较上年同期上升了2.9个百分点,这个比重也是逐年上升的。2025年前两个月,全国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.03%,较2024年下降了0.33个百分点,2018年以来累计下降3.9个百分点。
蒋平表示,下一步,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将按照“保量、提质、稳价、优结构”的总体目标,继续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做深做实“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”,推动加大信息共享力度,引导金融机构精准对接,保持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力度,提升贷款质量,科学合理确定贷款利率,优化贷款业务结构,加大首贷、续贷、信用贷的支持力度,更好满足守信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。
从交通运输领域来看,信用对于实现综合交通运输的信息互通、管理优化、区域协同,提升综合交通运输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。
交通运输部政策研究室主任刘鹏飞表示,下一步,交通运输部将进一步规范重点领域的信用评价,拓展信用评价的适用范围,优化评价标准,坚持定期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,鼓励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开展大件运输企业、道路客货运输企业、机动车维修企业、驾驶员培训机构、船舶过闸等领域专项信用评价。
值得一提的是,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,信用修复是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。
“我们注意到,一些第三方机构信用信息更新不及时炒股杠杆口诀,甚至要求有偿修复,还有一些不法分子通过谎称能够‘提前修复’大肆敛财。”李春临表示,信用修复是政府向企业提供的公共服务,不会以任何形式收取任何费用。下一步,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配合相关部门加强对第三方机构的监管,严厉打击信用修复领域违法违规行为,营造良好的信用修复环境。